过敏的香港人 骑劫香港楼市
2013年7月16日

不过想深一层,2001年全球科网爆破,为保持金融稳定,美国便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消费持续的好景,刺激通胀上升,终于在2005年, 联储局决定退市加息,希望遏止通胀。 可是,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向来是本着先使未来钱的宗旨,加息开始,楼价迅即停止升势,正在供楼的人得不到升值带来的增加透支额度,不单只无钱继续支撑消费, 更要多付供楼利息,而加息原本目的是压抑通胀,谁知竟然连经济也压跨了,美国失业率颷升,失业者没有钱供楼,银行承受大批按揭坏账,最后恶化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为应对危急,伯南克挂帅推行量化宽松,大印美钞挽救经济,通过了一而再,再 而三的量宽措施,终于在2013年6月可以松一口气,公开说一声将会退市!

伯南克实施量宽措施至今,粗略一算是五年时间。固然,笔者也相信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之中,而且由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美国可望在几年后转为能源净输出国家,到时可以大减经贸赤字。不过,世事难料,特别是美国政军开支相当庞大,而且过去累积的外债达天文数字,利息支出十分惊人, 一旦过早加息,更会握杀萌芽中的经济苗头,由于风险代价极高,笔者猜测,美国要退市及加息,必需要作审慎和更长远的步署,危险的反而是过敏的香港人,无厘头地推倒香港楼市!
刊登日期: 201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