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組合拳10招 增短中期供應

文匯報  2013-01-17  10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面對土地供應長期不足窘境,特首梁振英決定用「全民覓地、分秒必爭、寸土必爭」,及移山填海的氣概,籌劃未來10年增加44.58萬伙公私營房屋供應,其中公屋佔逾24.5萬伙。施政報告昨公布將透過「十招」為未來短中期的住屋需求「鋪路」,包括改劃政府用途土地、綠化地帶、放寬限制等等,料可為市場釋放至少300公頃住宅用地,提供逾12.87萬個單位;長遠則發展新界東北、洪水橋及填海建人工島造地。

土地供應作於房屋政策實施的「基礎」,梁振英於施政報告中用了頗大的篇幅來闡述日後供應的來源,將透過10項措施來釋放土地潛力,短中期可提供作房屋用途的土地已超過300公頃,預計可供興建的單位數目是12.87萬個。業內人士指,雖然十項措施中不少都已經在實施,但也從側面告訴市場政府對增加土地供應的決心,並有把握至2020年,能夠維持土地供應穩定。

未來8年可穩定土地供應

 「十招」措施,包括將「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綠化地帶」、工業用地三類地皮改劃土地建屋,其中36幅合共27公頃的GIC及其他政府用地,預計可興建約11,900個住宅單位,10幅已經劃為或正進行城規程序改劃作住宅用途,其餘26幅預計可於2016年完成。梁振英指,這些工作需要相關地區人士的支持,並已取得一定進展,會繼續做好諮詢區議會的工作。

 梁振英在之後的記者會上,展示一幅地圖,點出在施政報告內提及的一些短、中、長期土地供應的位置,以示決心。其中地圖粉紅色位置為潛在長期土地供應,包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等,而藍圈是可以考慮的填海選址,包括大嶼山北、屯門龍鼓灘等。他說,「有一個說法指我們現在要全民覓地,我們要寸土必爭、分秒必爭,確實我們現在是這樣一個狀態,我們亦應該這樣做,我們全民覓地、分秒必爭、寸土必爭去做。」

儲備量將超過目前需要

 他表示,在增加單位供應上,新一屆政府上場之後,做了不少工作,他自己也主持了兩個地政部門和地產商開會的會議,檢視如何通過雙方的努力,可以加快預售樓花向社會供應。由7月到12月,已經批了7,885個預售樓花的單位申請,再加上之前的12,009個單位,手上有的和過去半年已經批的總數是19,894個,差不多20,000個,比過去5年每年的平均數字多一倍。未來5年的公私營住宅單位總供應量,明顯比過去5年為多。

 特首又指,在長遠方面,政府更是不遺餘力,全方位以多種方式和措施增加土地供應:包括推展一系列新發展區項目、在盡量減少對環境和海洋生態影響的大前提下,積極研究於維港以外填海、並逐步建立土地儲備,使日後能更及時滿足社會各方面的土地需要。「這是我們政策上一個大的突破,意思是我們不是為了眼前和短期需要開發土地,亦不是一開發了土地之後便推出市面,而是我們會有一個儲備的機制,而且儲備裡面的儲備量是會超過目前的需要。」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