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銅鑼灣高限放寬近全否決

文匯報  2011-04-02  9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城規會早前大規模於銅鑼灣設置高限,引起區內一班舊樓小業主及發展商不滿,紛紛遞交反對申述,惟城規會經過討論後,大致維持原判,僅對部分地段用途及高限作出微調。例如希雲街一帶被改劃為混合用途,以增加未來重建時的靈活性,惟高限因通風及階梯設計等,原本的100米高限(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則未作更動。

希雲街一帶允許混合用途

 希雲街一帶舊樓小業主及發展商,早前向城規會表示反對該一帶的高限訂定,並且認為不應局限作住宅用途。城規會經考慮後,認為該地段有條件重建為商業大廈,故准許更改用途,由「住宅(甲類)1」改劃為「其他用途地帶」註明「混合用途」地帶,以增加重建時的靈活性,但高限方面則因為通風廊等因素,維持原判。

 至於高士威道、摩頓台、銅鑼灣道之間的範圍亦由「住宅(甲類)」改劃為混合用途,以適應該區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城規會強調,銅鑼灣高限需平衡公眾利益及私人發展項目,若統一標準將對未來發展造成影響,尤其該區被分割成多個細小地塊,若個別放寬高限會影響階梯式高度設計。另外,有意見要求撤銷希雲街後移2米決定,城規會指後移有助擴闊路面而否決。

 另邊廂,城規會考慮關於新寧廣場的申述個案,認為該地盤有條件可發展成甲級寫字樓,而原本的100米高限,將逼使地盤未來重建時要盡用覆蓋率,物業外形受局限,樓層高度亦只能3.6米,故通過申述的建議,批准該一帶地盤高限放寬至130米,涉及範圍包括新寧路、開平道、新會道交界的物業,樓盤包括新寧大廈、裕景商業大廈等。

英皇砵蘭街申建商住物業

 此外,英皇系內正處強拍程序的砵蘭街54至60號,佔地4,044呎,向城規會申請在商業地帶上興建一幢28層高商住物業,住用樓面約3萬呎,商業樓面約6,060呎,提供69伙,以439呎中小型單位為主。富田國際大圍積存街60至68號申請重建為一幢樓1幢31層高精品酒店,提供99個房間,現址為4層高的劍橋護老院,佔地3,067呎,重建樓面4.6萬呎。跑馬地黃泥涌道25號住宅項目,申請放寬高限由原來的85米至87.99米,其餘發展參數則與已批圖則相若,擬建1幢26層高商住大廈,提供23伙。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