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經濟新常態系列之商舖篇:核心商區街舖大執位

文匯報  2015-08-03  #講談樓市
「北水」退潮零售業變陣 金行撤退連鎖店回歸

踏入下半年,香港經濟進入「新常態」:股災令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增長「保7」遇挑戰;訪港旅客消費持續減少;內地經港的進出口受內地經濟放緩而減慢,本港經濟將進入一個依重本地消費力帶動的「新常態」。事實上,「北水」退潮對本港經濟的影響,已經率先反映在零售業上。最新統計顯示個人遊連續3個月下跌,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發現,早年核心商業區周街金行的「盛況」不再,在業主減租下,中級連鎖服裝店或錶行出現微妙的「執位潮」,為求控制成本又不失據點,在區內遷往更有利位置,甚至有民生舖重新進駐。學者及業界不約而同指出,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及訪港旅客減少的影響正逐步浮現,高級零售業風光不再,接下來會出現中級零售業回歸潮,核心商區租金下半年料最多下調兩成。■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本港零售市道逐步萎縮,從核心消費區銅鑼灣吉舖湧現、中高級商戶此消彼長,以及租金水平的變化中,彌漫着即將引發「大執位潮」的氣息。位於希慎道2至4號蟾宮大廈地下3至7號單邊舖,地下連閣樓面積約1,700方呎,早年由時裝品牌Replay棄租時代廣場3樓進駐街舖所租入,及至去年中舖位月租升至約52萬元後則不再續租,回歸時代廣場進駐6樓。舖位業主目前最新叫價約45萬元,較舊租金減逾一成。

客源減少 難敵貴租

無獨有偶,位於禮頓道街尾近堅拿道西的合誠汽車大廈地下及閣樓單邊舖,原租客為時裝品牌CHOCOOLATE,於今年3月不再續租。該舖位合計樓面達4,500方呎,舊租金約45萬元,業主最新叫租達75萬元,較舊租高出三分之二。不過CHOCOOLATE較早前卻在更接近核心區的東角商場落戶,並未放棄於銅鑼灣駐兵。

另一邊廂,進駐怡和街8年的大班麵包西餅上個月終告頂不住貴租,退守渣甸街。該公司原先位於怡和街22號地下1號舖的分店,面積約790呎,最後租金約80萬元。不過及至上月初終告撤出,並轉移陣地至渣甸街,令怡和街一帶只剩下麥當勞及富豪酒店「有包賣」。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早年個人遊當旺,當時的個人遊旅客又以奢侈品消費為主,高級零售紛紛搶駐核心零售區,推高區內舖租。不過近期訪港旅客減少,加上內地打貪等因素改變消費模式,拖累本港零售市道。

店舖選址 首重成本

對於中級零售業來說,租金佔其營運成本比重達三四成,行業選舖的首要考慮無疑是成本控制。事實上商舖「執位」自去年延續至今,除銅鑼灣外,旺角及尖沙咀的街舖亦出現類似轉變,反映目前租金之高讓中級零售業難以長久經營。

吉舖湧現 租金趨跌

近期銅鑼灣區內吉舖數量有增加的趨勢,不過最近有老牌家族願意調整租金放租,「畢竟租唔出就無錢收,成年唔租就好傷」。關焯照相信,倘更多業主願意調減租金達三成或以上,會吸引更多連鎖零售商舖湧入銅鑼灣。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指,銅鑼灣是傳統的高級零售區,隨着內地厲行打貪,奢侈品銷情大受打擊,不少奢侈品牌重整陣容,令該區租金受壓。近期不少金行及錶行撤出一線街舖,令原本位於二三線街舖的中級品牌有機會進駐一線街舖,搶佔宣傳效果。

事實上,港府最新公佈的零售總銷貨值繼續錄得按年下跌,尤以高級零售最為疲弱。黃漢成預計,下半年銅鑼灣街舖商戶的重整仍會繼續,核心區租金受壓相信已成大勢,估計下半年銅鑼灣舖租料下調達兩成,回到合理水平,以抵消早年的猛烈升勢;本港整體租金料有10%至15%的下調幅度。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