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蜗牛买壳 全家不吃20年

文汇报  2018-01-23  2,748 #讲谈楼市

美国报告:港楼超难负担 八载冠绝全球

声国际」。美国顾问公司Demographia昨公布《全球楼价负担能力报告》,香港连续8年登上全球最难负担楼价城市之首,楼价对入息比率由2016年的18.1倍恶化至19.4倍,意即全家人要不吃不用19.4年才足够置业,数值是调查历来最高,反映香港正处于史上最难置业时期,这样的「世界第一」不啻是港人悲歌。澳洲悉尼及加拿大温哥华排第二及第三,比率分别为12.9倍和12.6倍。

该衡量住宅楼价负担能力的比率,是以一个城市的楼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数计算,数值愈大,负担能力愈差。以香港19.4倍的中位数计算,意味着一个家庭须不吃不喝19.4年,才能买得起一个家,属于极大负担。

刷新自创纪录 8年涨1.4倍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第3季,本港平均住宅楼价为619.2万元,较2016年同期542.2万元大升14.2%,同期统计的全年家庭入息中位数为31.9万元,较2016年的30万元只上升6.3%,平均住宅楼价相当于家庭税前收入中位数的比率因此按年由18.1倍推高至19.4倍,即港人的楼价负担能力严重恶化。

香港19.4倍的纪录,除了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更加打破该报告有史以来的新高,对上的旧纪录亦为香港所创,2015年香港的同一项数据为19倍,即最新的数字较旧纪录再推高。

此外,今次亦为香港连续8年被评为最难负担城市。翻查历年报告,2010年香港首次登上该排行榜的榜首,该年平均住宅楼价相当于家庭税前收入中位数为11.4倍,当时平均住宅楼价仅258万元,家庭入息中位数22.54万元。但8年间平均楼价急升1.4倍至619.2万元,同期家庭入息中位数却只升41.5%至31.9万元,家庭收入明显追不上楼价的升幅。

抛离亚军 东京狮城属蚊髀

而与全球其他城市相比较,排第二及第三的澳洲悉尼及加拿大温哥华,该比率只是12.9倍及12.6倍,虽然与香港一样已经连续两年处于该排行榜的相同位置,不过与2016年相比,悉尼当年只得12.2倍,温哥华11.8倍,2017年的数据只是微升些许。至于与香港同样地少人多的新加坡及日本东京,该数据于2017年只录得4.8倍,置业较香港容易得多。

Demographia今次所作的调查,涵盖全球9个国家、293个城市(包括92个人口逾100万的顶级大都会),包括发达城市如东京、纽约、伦敦、悉尼、新加坡等。香港是该项调查唯一的中国城市。根据报告,倘楼价在入息中位数3倍或以下,属可负担水平;3.1至4倍属温和不能负担水平;4.1至5倍为难以负担水平;5.1倍或以上属极难以负担水平。

按此计算,虽然东京及新加坡都已达到难以负担水平,但高楼价问题与香港相比只是「蚊髀同牛髀」。东京及新加坡2017年平均楼价仅为3,267万日圆(约230万港元)及41.37万坡元(约247.6万港元),香港平均楼价足足为上述两个城市的近1.7倍及1.5倍。

全球于2017年第3季的调查中,共有28个城市的楼价处于「极难以负担」水平,其中美国13个、英国6个、澳洲5个、加拿大2个、新西兰1个及中国1个。

全球最难负担楼价城市排行榜

排名 国家  城市  楼价入息比率

01  中国  香港   19.4倍

02  澳洲  悉尼   12.9倍

03  加拿大 温哥华  12.6倍

04  美国  圣荷西  10.3倍

05  澳洲  墨尔本  9.9倍

06  美国  洛杉机  9.4倍

07  美国  檀香山  9.2倍

08  美国  三藩市  9.1倍

09 新西兰  奥克兰  8.8倍

10 英国   大伦敦  8.5倍

注:2017年第3季数据,调查包括9个国家、92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都会

资料来源:《全球楼价负担能力报告》

制表:香港文汇报记者 颜伦乐

免责声明:凡注明 Squarefoot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7广告有限公司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