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新模式加快供應 發展商參與起公屋

文匯報  2013-01-17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港府為增加土地供應費煞思量,昨日就於「十招」中提出,可於4個不涉收地的大型發展項目內,考慮透過私人發展商興建公私營住宅,提供基建及配套設施,以加快房屋及配套的落成速度;另亦打算放寬或解除薄扶林和半山區,限制出售新土地或修訂契約的延期履行權行政措施,解除兩區發展限制,藉此增加單位供應。

4個不涉收地項目可建萬五伙

 為加快前鑽石山大磡村寮屋區、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前南丫島石礦場,以及安達臣道石礦場這4個不涉收地的發展項目,港府昨日表示,會積極考慮利用私人發展商的開發能力,提供基建及配套設施,興建公私營住宅。這4個項目合共可提供約27公頃住宅用地,預計可供興建約15,000個單位。

 政府消息人士指,由於之前的大型項目都是以「斬件」式推出市場,例如居屋交由房協興建、公屋由房委會興建、康樂設施由其他部門負責等,興建時會較緩慢,交由私人發展商興建就可以加快,而發展商日後除私樓外,公屋及配套需交還政府;他又指,目前研究仍在初步階段,需要考慮的範圍包括日後是否由單一發展商發展,目前未有落實時間表。

 另外,根據政府資料,基於交通運輸的政策考慮,行政機關於70年代實施 一項名為「薄扶林延期履行權」的行政措施,以免加深對該區交通所造成的負荷,除非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另有命令,否則地政總署會自動拒絕該等於延期履行權實施區域內的申請。

放寬薄扶林半山區發展限制

 延期履行權是因應交通問題而實施,政府1985年亦曾經因為有急切需要的發展,認為薄扶林區內的土地可作公共房屋發展,經評估交通影響可以接受後,部分解除延履行權,發展成今日的華貴村。

 政府消息指,今次放寬涉及薄扶林和半山,但主要包括華富及置富一帶的多幅地盤,例如薄扶林村等。

 測量師彭兆基表示,放寬發展限制,該區的重建價值有機會上升,但亦要注意會否對該區環境有影響。業界指,措施或會引起地區人士不滿。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