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中小企周轉不靈 易斷供成銀主盤

文匯報  2016-04-25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洪鏘)回顧過去逾3個月銀主盤的成交,不乏以千萬元計的大碼物業。業界人士稱,本港不少中小企及廠家在做生意上,多以物業做抵押來借貸,近期外圍經濟波動,中小企老闆一時難以周轉,無法繼續供款將令物業淪為銀主盤。

MISSHA港代理老闆物業變銀主盤

去年在港全線結業的韓國化妝品牌MISSHA,其香港代理老闆鄭氏兄弟名下的物業相繼成為銀主盤。其中2伙沙田世界花園,物業一度推出拍賣,及至本月先後於市場上以1,980萬元及2,020萬元售出,成交價較去年同類單位低15%。

樓齡較新的屋苑亦見「淪陷」,柯士甸站THE AUSTIN三房戶,原業主於短短13個月內抵按達8次,最終爆煲並由銀主接手,今年3月時銀主勁減逾200萬元以1,438萬元終易手,較原業主買入價貶值逾170萬元。大圍名城2期盛薈一個複式單位,上個月底在拍賣場以2,280萬元售出,較半年前另一伙複式戶回落8%,並較原業主3年前買入價賬面輸222萬元。

滿街吉舖顯營商環境轉差

事實上,今年首季銀主盤成交較上年同期顯著增加,環亞物業拍賣董事總經理曾傑俊稱,「單計2月都賣咗7間8間,舊年同期可能每場拍賣都係1間至3間。」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銀主盤量增加不少,「因為壞賬(人士)好多時都係中小企老闆,老闆仔就係住1,000萬元至3,000萬元之間的樓,天匯係特殊例子」。

近月銀主紛紛願意擴大議幅求售,忠誠拍賣行總經理鄭世傑指,銀主固然不願意平售物業,傾向以估價套現,不過經幾過月未獲承接時,便不得不調低估價。及至上月銀主貨成交增加,銀主方有更多參考的先例。他又指,近年的外圍經濟並不樂觀,從市面上吉舖增加便可見一斑,當二三線地區亦湧現吉舖時,反映營商環境正在轉差。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