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拓土地供应 施政报告首重房策
香港文汇报讯 特首梁振英将于下周三公布其首份施政报告,土地及房屋供应将会是「重中之重」。有消息透露,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会提及短、中、长期增加土地供应措施,包括研究更改36幅原规划作政府、机构或社区土地的用途,就连「蚊型地」也不放过,以在短期内增加土地及房屋供应。同时,当局计划于今年中公布新界东北发展的最终规划方案,透过提高地积比等以增加公屋及居屋的数量,并会提出维港外填海的选址,在中长期增加房屋供应。
梁振英自上任后一直强调,解决房屋问题为其任内施政的重中之重。据消息透露,他在下周公布的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中,会从短、中及长期加紧推出土地,「几乎18区都有建屋计划」,令可供兴建住宅的土地数量大增,较上届政府要多,包括特区政府早前提出的36幅政府、机构或社区的地皮,其中有27公顷会检讨作房屋用途,如深水埗荔枝角道的高尔夫球场计划,将改变为建屋用途,但仍未确定是公屋抑或居屋。当局亦会研究将57公顷绿化地带转为建屋用途的可能性。
山景邨毗邻建单幢居屋
同时,当局亦向市区的「蚊型地」打主意,兴建单幢公屋或者居屋。据指,政府正考虑兴建单幢屋的地皮,包括只有0.25公顷,仅四分一个足球场般大的屯门山景邨隔邻地皮。当局计划在该地皮上兴建单幢逾30层高的居屋,提供约250个单位。另一幅「蚊型地」是仅0.77公顷、丢空逾十多二十年的宝田邨隔邻地皮,当局考虑在该处兴建一幢逾30层的公屋,提供690个单位。
长远而言,新界东北是一个重要的新住宅提供地。据悉,新界东北发展预计在年中公布最终的规划方案,当局会提高该幅土地的地积比,以兴建更多公屋及居屋,填海则为另一个长远增加土地供应的方向,消息指,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会提及部分可行的填海选址,包括可填海面积超过500公顷、建屋后可容纳逾3万人的屯门龙鼓滩和大屿山小蚝湾,并会就此开展谘询。
旧公屋重建可住更多人
长远房屋策略会委员蔡涯棉昨日在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香港长远要靠填海及发展新市镇双管齐下,才可增加土地供应,满足住屋需要。公屋联会则提出,房委会应善用空置多年的前工厂大厦地皮,尽快兴建更多公屋,如房委会在2008年清拆观塘徙置工厂大厦,将地皮交回政府后已闲置多年,初步估算该幅地最少可兴建800个至1,000个单位,又建议房委会清拆又旧又矮、住户较少的公屋,重建地积比率较高、可住较多人的公屋。
有用
放盘分类 | 费用 | 广告有效期 |
---|---|---|
售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9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
租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8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