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磡康力大厦重建 规划署质疑迫切性
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颜伦乐) 长实旗下红磡康力投资大厦重建计划将于本周五在城规会审议。虽然发展商加入「限尺」、港人优先购买等条款,以「港版内销房」增加诱因,冀城规会批准重建方案,但规划署似未为所动,指出重建住宅与周边商业地带的用途不相容,并罗列重建方案的利与弊,给予城规会委员讨论的空间,令大厦重建道路增添变数。
规划署文件指出,康力投资大厦现址为一幢旧工厦,位处「其他指定用途」注明「商贸」地带内,申请改划为「住宅(戊类)」用途,虽然有助增加住宅单位供应,符合政府的房屋政策,但考虑到位处红磡商业地带内,原来规划是作商贸用途,贸然改作住宅用途,将会与附近的工厦有不协调的情况。
楼龄29年 空置率低企
此外,内文指现址工厦楼龄才29年,空置率只得5.3%,低于全港工厦空置率的8.4%,更改为住宅用途没有急切性需要。若容许地皮改划用途,亦将树立不良先例。不过,规划署认同长实有关「限尺楼」的概念,指出若兴建住宅有助淘汰现址的工业用途。
是次规划署罕有地不给予城规会委员建议,业界相信,是因计划接获的正反申述较多,规划署希望增加城规会讨论空间。据了解,3次谘询期内共接获196份意见,其中182份反对,主要来自同区工厦业主或租客,14份支持申述则来自隆景大楼的住户及区议员等。
住宅限尺 允港人优先
康力投资大厦位于红磡鹤园街13号,占地约39,813方尺,申请兴建一幢楼高38层(包括2层地库及1层平台)的商住大厦,住宅部分以7.5倍发展,提供楼面约29.32万尺,单位约560伙。非住用部分以0.9375倍发展,提供约36,651尺,72个商业单位。申请文件中特别加入「限尺」、港人优先购买等条款,平均单位面积为527尺。
翻查资料,长实过去曾多次向城规会提出重建住宅方案,在是次申请之前,就曾经连同毗邻的凯旋工商中心1至3期一并申请由商贸改作混合式发展,但方案遭到区内工厦业主的强烈反对,担心会影响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由于反对声浪太大,申请人决定重新递交申请,并修订为只包括由长实全资持有的康力投资大厦,改划用途修订为住宅(戊类)等。
有用
放盘分类 | 费用 | 广告有效期 |
---|---|---|
售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9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
租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8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