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无论我们住哪区,落街总有电子游戏机铺、十蚊店(不是日资那种)、文具铺、玩具店、士多......梗有一间喺左近。但现在,想买一本单行簿可能要走上好几条街,想买怀旧纸灯笼更可能是跨区作业。我们的社会愈来愈少小店铺,它们不知不觉间消失无踪,原因你我心知--商业地产。小店铺在这十年间锐减六成,它们为何会被淘汰?除了「大鱼吃小鱼」的市场定论、租金大升令成本增加至无法负荷,也因为「未来地产」,那么,「未来」会往哪走?
大鱼吃小鱼 网络吃地产
相信大家也会同意,现今世界科技进步,令生活变得更方便。除了资讯更加流通,网购也大行其道,举例刚过的光棍节,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网录得单日营业额912.17亿人民币。网上购物无疑较在地购物方便,但与此同时也令到很多小商店捱不住,即使是人流畅旺的商场,其店铺销售额亦因为网购兴起而减少。
挑战商业地产的,除了网络消费还有旅游业。近年共享经济藉互联网冒起,租住民宿是其中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项目,旅客可以透过如Airbnb一类平台订房,店家资讯、入住经验不论好坏一目了然。但在这个新兴的旅游体验下,很多三四星酒店会因此而入住率大减,因为网络发展,酒店业亦面临挑战。科技帮助了我们日常生活很多,但亦严重地改变了人类过往的生活模式。再加上世界人口不断迁移,人们不用再受地域限制发展同时,也只会更依重互联网以及科技,地产界有机会翻天覆地,我深信再过十年后,互联网已经重重打击全球地产业。
可能大家也知道外国流行多年、让人筹集资金开发创意商品的Kickstarter,现时在中国内地,也有运作形式相近的P2P网贷平台,大力推行公开集资。过去,已经有人透过这个平台公开集资拍电影,更有以「五万元一股晋身成为开发商」的招徕。长此下去,或许日后发展商与业主不再存在买卖关系,改由以股东制:开发商出资一部分,再在网上公开集资,项目完成后,一众小股东直接分得开发利润,他们更可将利润滚存去换取物业。
未来的事情发展如何,笔者有时候也不敢想像。人类可能因为活跃于网络世界而不再需要大宅,如果有天,有人制造出一个我们可以居住、有氧有电可随处飘移的气球,「居所」便不再局限于地上,到了那个时候,地产又会否正式步向灭亡呢?
有用
放盘分类 | 费用 | 广告有效期 |
---|---|---|
售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9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
租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8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