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绿表购居屋无限制 房屋局研收紧堵漏

文汇报  2023-03-16  2,767 #楼市政策

4年2800公屋富户瞒报资产 拟增罚则免滥用

香港碎尸案死者蔡天凤的前家翁邝球被踢爆拥有价值数千万元的豪宅,却同时持有一间公屋单位,并以公屋居民专属的绿表购买一间居屋单位,有滥用公屋资源,以及享用双重房屋福利之嫌。昨日立法会会议上,不少议员批评公屋富户政策未能有效揪出滥用个案,过去四年约2,800宗公屋住户瞒报资产,仅10宗被判监,阻吓力不足。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公屋住户购买居屋并无入息及资产限制,政策原意是让公屋流转,住户有上流的机会,但理解该政策需要收紧,期望下次推出居屋前完成检讨,亦会研究增加罚则以免有人滥用公屋。

◆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弦  

蔡天凤的前家翁邝球被揭发早年申请一个公屋单位,其后成为何文田加多利山一个市值7,000多万元豪宅的业主,之后他以绿表再购买一个居屋单位及交出公屋单位。这宗个案暴露香港公屋富户政策存在漏洞,才使邝球这类的公屋富户未被发现拥有豪宅物业。另外他还利用绿表申请者买居屋无须入息及资产限制的漏洞,成功买到居屋单位。

昨日立法会会议上,多名议员关注公屋富户虚报或拒绝申报资产的罚则,要求特区政府研究修订房屋条例。立法会议员谢伟俊批评,过去4年合计发现约2,800宗公屋住户瞒报资产,当中10宗个案判监,他质疑房屋署资产审查制度等存在漏洞:「(邝球)有亿半身家的人,竟然可以霸公屋之外,再送居屋给他们,市民是很愤怒。政策原来有这么大漏洞,一个大筲箕又如何存水?局长,有没有听过『天眼查』?为什么不可以做这件事?是否香港这片天是『天无眼』?」

谢伟俊:公屋户有内地别墅

谢伟俊还认为目前公屋住户的资产申报制度无须申报境外资产,是另一败笔:「有多少公屋户在内地有小别墅?在香港霸公屋、居屋(但)拥有内地公司。」

立法会议员田北辰亦表示,有关情况令人气结,「罚则要检讨、绿表要检讨……我对这些都好有意见,每次出事(政府)都系说『全面性检讨』了事。」他建议房屋署将内部审查机制与土地注册处的登记机制合并,即可每天检视是否有公屋户进行房屋买卖交易。

何永贤回应时表示,公屋是社会宝贵资源,必须善用及合理编配予真正有需要人士。房委会于2017年通过经修订的「富户政策」,除豁免人士外,凡在公屋住满十年或以上的租户,须每两年一次申报家庭入息及资产,以及是否拥有香港住宅物业,以厘定是否须要在未来缴交额外租金或迁出公屋单位。在公屋未住满十年的住户无须申报,但房屋署若接获举报并证实他们在香港拥有住宅物业,则不论其居住年期,仍须迁离其公屋单位。

每年申报23.8万宗仅查6000宗

她指,过去4年(2018/19年度至2021/22年度),房屋署平均每年审查约23.8万份公屋租户的入息及资产申报表,而房屋署一个小组每年就不少于6,000宗个案作深入调查,包括向土地注册处查询有关公屋户在港是否有住宅;平均每年揭发690宗隐瞒拥有物业或家庭总资产超过限额个案,占整体申报表0.3%。

她表示,政府考虑利用新科技例如大数据等协助调查,包括主动向土地注册处取资料,以及检讨罚则,确保公屋资源妥善合理运用。

针对公屋住户以绿表购买居屋时,无入息、资产及物业拥有权的限制,何永贤表示有关安排是房委会于1978年首次推售居屋单位时订立,当时的目的是希望藉此鼓励有能力置业的公屋住户,腾出单位给更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公屋申请,以加快公屋单位的流转。近5年,平均每年相关回收的公屋单位约有3,600个。

何永贤表示,理解到这个政策今时今日需要检讨,局方会从收紧的方向检讨。「至于时间表,因与持绿表去买居屋的政策有关,我们期望在下次推出居屋前完成检讨。」

免责声明:凡注明 Squarefoot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7广告有限公司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