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计划将传统工业区转型,当中火炭将涌现大量公营房屋供应,未来4年将增加逾万人口。业界人士认为,住宅人口增加将为区内工厦带来商机,推动它们多元发展,为旧工厦赋予新价值。
政府早年为纾缓房屋短缺问题,曾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变工厦所在土地的用途、加快旧工业区重建,及将合适的工厦改建成公屋。政府近年将火炭多幅用地改划作公营房屋发展,包括邻近桂地新村的公屋项目,可建楼面约284万方尺,预计可提供4,800个单位;其次是禾上墩街居屋项目,可建楼面约53.7万方尺,将提供810伙单位。
逾万人口落户掀多元发展
至于由工业用地改划为住宅用途的坳背湾街项目,涉及楼面约34.7万方尺,料提供800伙资助出售房屋单位。上述三项目合共提供逾6,400伙单位,预料未来4年落成,为火炭区带来过万常住人口。
事实上,火炭工厦物业使用率现时并不低,据规划署资料显示,火炭共有约1,596万方尺工厦楼面,空置率约1.5%,较新界区工厦平均空置率约3.5%为低。除传统工业外,火炭亦是香港首个获艺术室进驻的工业区,当中较为人认识的是「伙炭艺术村」,每年「伙炭工作室开放日」更是本地艺术界的盛事。
美联工商助理营业董事陈德安表示,本港工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陆续北移,数以千计的工厦单位随之空置,于是各种非工业用途的使用应运而生,如艺术工作室、拳馆、补习社及网购取货点等,目前火炭区工厦尺租仍较其他地区低水,相信随着区内人口增加,将可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租户进驻。
交通需改善 防人车争路
另外,政府亦曾于去年提出,正研究在符合消防及走火安全的前提下,放宽工厦较低层单位的用途限制。陈德安认为,配合未来该区人口急增,对食肆及零售等民生行业需求亦会大增,若此举一旦落实,有利火炭区工厦多元发展,同时亦可为区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区内工厦使用率高,加上有大量从事如包装、冷藏仓、五金及食品加工等的公司,故货车车辆在该区进出频繁,如未来区内人口膨胀,或有机会出现人车争路等情况。因此,陈德安建议政府在落实房屋政策的同时,亦需加强区内设施及交通网络。
有用
放盘分类 | 费用 | 广告有效期 |
---|---|---|
售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9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
租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8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