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车数目的增长速度,以减少交通挤塞,但本港车辆数目不断上升,泊车位短缺近年越趋严重,令车位租售价格飙升。政府于今年5月提出纾缓措施,包括透过用尽规划标准,增加住宅发展项目车位供应,并研究开放多些政府大楼停车场,让公众在非办公时段使用。
运输署数字显示,全港登记车辆近十年累增49% ,由约40万辆急增至现时约60万辆,但同期泊车位增幅不足一成,至今有约66万个。政府纾缓措施的其中两招,是由住宅项目入手。现时规划标准规定,住宅项目每六至九户提供一个车位,运输署称将在车位不足地区尽量采用标准上限,即每六户提供一个车位。
建地下停车场豁免入楼面
屋宇署于3月已修订指引,私人发展项目地下公众停车场只要符合条件,可全数豁免计入楼面面积。运输署称会根据新指引,要求发展商提供一定数量公众泊车位。至于住宅区以外,当局只提出研究在非办公时段开放更多政府办公大楼停车场,让公众车辆停泊;以及考虑在日后落实兴建的商用车辆多层公众停车场中加入私家车泊车位的可行性。
除了私家车,商用车辆泊位亦不足,政府打算将部分路边私家车咪表位或上落货区,夜间让货车或旅游巴停泊,预计可提供300个车位,其中80个已经投入服务。
十五年来四度调低车位比例
事实上,面对车位不足,政府一方面称主要透过私人发展商及房委会在项目提供泊车位,但其实过去十五年政府曾四次大幅调低屋苑的车位比例,包括2003年将私人屋苑单位平均面积列入车位配置的考虑项目、2006年改为逐个单位面积计算以减少纳米楼配置车位数目、2009年将公屋的私家车及轻型货车的车位指标调低一半,及于2014年将一千尺以下单位配置车位数目再大幅调低,同期亦将邻近港铁车站的住宅车位数目减10%,令新落成楼盘配置的车位大幅减少。
以近期屯门站上盖珑门一个单号车位以220万元售出,创出屯门车位新高价为例,珑门两期合共提供1,991伙,但整个屋苑的住宅车位总数只有213伙,即每9.3伙争一个车位。邻近旺角东站的麦花臣汇更夸张 ,全盘共有293伙,只有5个住宅车位,即要60户争一个车位,难怪不少车位价已升至与一个纳米楼住宅单位价看齐。
有用
放盘分类 | 费用 | 广告有效期 |
---|---|---|
售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9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
租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8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