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积比率改动牵连广
规划署于报告内指出,该幢地标式商厦无论单塔式或双塔式都有其优点所在,而单塔式已为原来已核准的大纲图所接受,故不反对恢复原来的单塔式建筑。该署建议,若回复单塔式建筑,「综合发展区 (1)」的高度将由8倍增至10倍,高度由175米增至200米,意味城规会本周五审议后,「启德门廊」可能消失,取而代之是一幢超级高厦。
而毗邻的「综合发展区(2)」(原来的双塔式建筑之一),地积比率则由8倍降至4.5倍,高限由175米降至40米。但规划署强调,为弥补单塔式建筑后失去的商业及办公室楼面,该一带的规模亦要相应作出更改,「综合发展区(3)」的地积比率由4倍增至5倍,高限由70米增至80米。「商业(6)」地带内的地积比率将由5倍增至6倍,高度由80米增至100米。
除「启德门廊」可能变动外,规划署对于其他意见均不支持。据了解,是次修订启德地块的规划,主要配合龙津桥保育,将附近用地改变用途,并且优化项目发展,例如修订启德坊布局、优化道路交汇处等,优化后将因而增加26.26万尺住用面积,增加单位数量1,200个,入住人口预计可由86,000增至89,800人。
此外,非住用面积包括写字楼、零售及酒店部分,亦增加97.84万尺(若维持双塔式建筑),政府用地增加1.8公顷,休憩用地及其他指定用途(与艺术及演艺有关的用途)的部分则减少0.68公顷。
中心住宅发展或增
启德发展区以北龙津桥一带,将以行人隧道从保育长廊穿越太子道东,以连接九龙寨城公园等区内文化遗产,并删除一段跨越太子道东已规划的高架人桥。龙津桥部分则设计为保育长廊,划作「休憩用地」,保育长廊旁边的三块发展用地将划为「综合发展区」3、4、5,以确保保育长廊在设计和布局上相互协调,旁边一幅商业用地改为演艺用途。
由于设置龙津石桥保育长廊,长廊附近的住宅用地减少,该署建议调整两幅划作混合用途的住用及非住用地积比率,其中住用地积比增加1至1.75倍,非住用则减少1至1.75倍,以保持启德城中心的住宅发展规模。
有用
放盘分类 | 费用 | 广告有效期 |
---|---|---|
售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9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
租盘 | ||
普通楼盘 一般放盘 | 港币:1000 (或使用 屋币:1000) | 有效:80日 |
黄金置顶盘 比置顶盘优先排序 曝光增加两倍至三倍 | 港币:3000 (或使用 屋币: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