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恒地傳20億沽旺角九龍行 買家疑內地資金 須付1.7億DSD

文匯報  2013-11-13  209 #講談樓市
核心物業,旗下旺角彌敦道555號九龍行全幢商廈,市傳剛以20億元易手,為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DSD)後,市場交易金額第三大的商廈物業成交。傳買家為內地資金。物業總樓面約11.34萬方呎,折合樓面地價約17,639元。

據悉,恒地是在1994年斥資9.2億元購入九龍行,按成交價20億元計算,恒基持貨19年,帳面獲利1.17倍。九龍行鄰近油麻地港鐵站,1988年落成,現址大廈樓高約23層,總樓面約113,384方呎,並非由恒地興建,恒地買入後,曾於2008年完成翻新工程。大廈地下至3樓為商舖,4樓至22樓為寫字樓,每層4,454方呎,按成交價20億元計算,樓面地價17,639元。由於物業交易金額龐大,新買家估計要負擔高達8.5%的雙倍印花稅,涉及1.7億元。

每呎樓面地價17639元

本報向恒地查詢交易,但至晚上8時仍未見回覆。翻查資料,該物業於去年全幢收租約280萬元,以成交價計算,回報率僅約1.68厘。不過,大廈未來有加租空間,加上鄰近旺角如家樂坊、兆萬中心等商廈,頗具潛力打造成銀座式商廈。據了解,物業去年亦曾低調放售,當時曾洽購至18億元,但因意向價超過20億元,故最後未有成功易手。

今年商廈市場雖然成交疏落,但亦經常錄得大額交易,其中最大宗為4月宏利險斥資45億元向會德豐地產購入觀塘海濱道One Bay East西座全幢物業,DSD稅款涉及3.825億元。當時會德豐賣出物業後,旋即以24.492億元投得將軍澳第65C1區商住地。而恒地上周五於沉靜5個月後再度投地,入標上水古洞及荃灣青龍頭地皮,手法模式如出一轍,故有業界估計恒地今次交易屬「換馬」。

會德豐傳52億沽物業

至於出招後第二大交易為冠君產業信託於4月以21.55億元投得產業署中環花旗銀行大廈逾6萬方呎商用樓面;之後為恒地售九龍行的交易,躋身DSD出招後第三大商廈物業成交。市場人士指,會德豐旗下One Bay East東座已批預售,近日有財團以52億元洽購,不排除發展商短期內會全幢沽售,到時排行榜又將刷新。另外,英皇亦於今年6月以買殼形式斥資15.88億元購入灣仔永享金融中心,由於交易為買殼,因而無需繳納印花稅。

事實上,恒地近年售出多項非核心收租物業,去年度就賣出彌敦道579號、淺月灣、大埔比華利山及喇沙利道25號,合共佔售樓收入17.15億元。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