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七成人睇淡明年樓市 42%寧做定存
疫情和加息使港人生活面對嚴峻挑戰,除了通貨膨脹之外,業主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供樓開支上升。根據經絡按揭轉介昨日發表的置業調查,在有住宅按揭在身的受訪者當中,有逾七成半因加息使其供樓壓力有所增加。但抵消加息壓力又談何容易?他們大部分只能以節衣縮食(33.9%)節省利息開支,其餘包括按揭存款掛鈎戶口以及轉按賺取現金回贈等,反映小市民在「高息生活」下的迫不得已。◆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昨表示,今年透過網上訪問了909位受訪者,逾八成半(86.4%)受訪者認為如加息持續,來年入市或投資部署取態將保持審慎。六成半(65%)來年置業部署為「靜觀其變或先按兵不動」,其次為「考慮置業」佔15.4%,「考慮換樓」則佔12.4%。另一方面,逾三成(31.4%)認為息口持續上升最會影響來年樓按市場發展。
湯文亮:未見過做定期發達
在美國連環加息下,各大銀行均推出高息定存搶資金,而且回報亦相當可觀,甚至比起買樓收租的回報還要吸引,小市民要保住資產價值,似乎做定存是當下最理智的選擇。不過資深投資者湯文亮近日卻撰文指出,「由細到大,未見過有人做定期發達」,又稱「人各有志,各人的行事方法不同,沒有對與錯」,似乎暗示做定期不是最佳的投資選擇。
不過,今次置業調查,在靜觀其變以及沒有置業打算的市民中,卻有逾四成(42.3%)會將資金投放於定期存款,其次為「先儲蓄不作任何投資」佔23.4%,「將資金投放於股票市場」佔22.7%。至於考慮賣樓的市民中,近四成(38%)認為未來樓價上升空間有限,其次為「移民而賣樓」佔22%,「換樓」及「轉向更高回報的投資」則各佔18%。
最盼政府放寬置業稅款
曹德明指,展望2023年,近三成(27.4%)受訪者認為樓價下跌10%至20%,兩成半(25.6%)認為樓價下跌5%至10%,認為下跌超過30%的有4.5%,合共有接近七成受訪者睇淡來年樓市。另有兩成半(25.1%)受訪者認為來年樓價走勢相對平穩及保持5%上落的幅度,其餘只有約5.2%受訪者認為樓價上升5%或以上。
另外,逾七成半(75.8%)認為如樓市持續下調,政府應進一步「減辣」刺激樓市交投及發展,當中近四成(39.6%)期望政府放寬置業稅,放寬高成數按揭樓價上限及下降壓力測試要求則各佔兩成半。
經絡:明年按息或將見頂
今年首11個月現樓按揭宗數為77,450宗,首11個月樓花按揭宗數則為3,895宗,曹德明預計整年現樓及樓花宗數達82,450宗及4,145宗水平,按年跌19.6%及30.6%。曹氏表示,寄望防疫政策放寬後,明年經濟能進一步改善,加上復常通關在望等因素刺激樓市,有助發展商加快推盤步伐,料明年現樓及樓花按揭宗數先見平穩後恢復正增長,全年有望按年升約一成至91,000宗及4,600宗水平。
曹德明續指,展望2023年,隨着早前美聯儲官員「放鴿」,市場預料加息步伐減慢,該行預期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或會升至5.5厘,目前美國息口與預期目標尚有一厘多空間,估計美國加息步伐將在未來數次議息後中止。他認為,如香港經濟能復常,來年上半年樓價有機會見底。
有用 3
放盤分類 | 費用 | 廣告有效期 |
---|---|---|
售盤 | ||
普通樓盤 一般放盤 | 港幣:1000 (或使用 屋幣:1000) | 有效:90日 |
黃金置頂盤 比置頂盤優先排序 曝光增加兩倍至三倍 | 港幣:3000 (或使用 屋幣:3000) | 有效:60日 |
租盤 | ||
普通樓盤 一般放盤 | 港幣:1000 (或使用 屋幣:1000) | 有效:80日 |
黃金置頂盤 比置頂盤優先排序 曝光增加兩倍至三倍 | 港幣:3000 (或使用 屋幣: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