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特首:拓地兼顧工商

文匯報  2013-11-12  81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表示,現時本港工商樓宇需求殷切,去年底本港的寫字樓、商業樓宇及分層工廠大廈的空置率見5年來新低。他強調,增加土地供應除了要顧及住屋需要,亦應兼顧工商界的需求,避免經濟發展競爭力減弱,導致社會發展同遭窒礙。港府制訂了短、中、長期計劃以增加土地供應,包括適度提高發展密度和搬遷政府大樓以短期增加商業樓面面積。

 梁振英昨日出席商界聯席午餐會致辭時,向與會的工商界闡述增加土地供應的短、中、長期政策。他指出,大眾現在對問題的本質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已經取得共識,政府在解決房屋用地供應同時,亦重視工商業用地供應。他表示:「短年期的租約,不斷上升的舖租、廠租和寫字樓租金,令創業者卻步,令經營者倍感艱難。如果我們不採取短期增加供應措施、作長期規劃,將來的工作會越來越困難,工商界面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香港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弱,香港的社會發展也會被窒礙。」

工商樓空置率5年新低

 就現時工商樓宇出現和住宅樓宇一樣的短缺狀況,梁振英認為,不能「單靠重建廠房去解決土地短缺問題」。他引述數據時進一步指出,工商樓宇去年新增使用量,工廈有15萬平方米、商業樓為16萬平方米、寫字樓為18萬平方米,合計可能達760萬平方呎,相當於7座怡和大廈,而三類工商樓宇去年底的空置率亦是5年來新低。另外,梁振英又特別指出,非經濟活動用地,如宗教、國際學校擴充、福利團體等同樣需要土地。

 梁振英表示,要滿足住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土地需求需要,以過去20年經驗,香港大約每10年就要提供相等於沙田新市鎮的土地總面積。他並簡述了政府多項增加土地供應的短、中及長期計劃,包括適度提高發展密度作短期增加商業樓面面積;「起動九龍東」中啟德發展區、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有潛力供應400萬平方米新增寫字樓面面積;為增快釋放發展潛力,政府正着手兩個行動區搬遷現有政府設施,預計可提供約5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

工貿署律政司搬出轉商用

 此外,梁振英表示,政府計劃把核心商業區的政府大樓及用地轉為商業用途,包括搬遷旺角的工業貿易署大樓,將律政司辦公室遷往中區政府合署舊址,以及分階段重置灣仔海旁3座政府辦公大樓。而政府亦正計劃將現有核心商業區內合適的政府用地轉為商業用途,包括中環美利道停車場及上環林士街停車場。他又說,多個新發展區及新市鎮亦可應付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例如赤鱲角機場島北商業區、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同時政府將進行規劃研究,進一步探討新界北土地發展潛力,以及研究在該地建設一個規模與上水相若的新市鎮可行性。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