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跌幅超過5%以上的有5個,以海怡半島跌幅最勁,短短2個月,平均呎價由去年12月的高峰13,039元,急跌至今年2月的11,369元;麗港城亦由去年9月高峰時10,348元,跌至今年2月僅9,097元。其餘港島太古城2月平均實用呎價為13,690元,相比去年3月時的高峰14,821元,下跌約7.63%;荔枝角美孚新邨、將軍澳新都城亦分別較高峰下跌7.42%及5.89%(見表)。
港府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相繼推出多項調控樓市的印花稅措施,包括買家印花稅(BSD)、「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及雙倍印花稅(DSD)。
地產商看淡後市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表示,今年初對於香港樓市的預測,還停留在全年下跌約5至10%的水平,但一連串負面消息,最近更出現官地流標等,好明顯「發展商睇唔好兩三年後的樓市」,預測今年跌幅將擴大,但最多約15%。
至於早前聯儲局決定繼續減少買債,消息短期對準買家會有心理影響,但對樓市的實質影響不如股市般大,潘永祥預期加息明年才出現,相信市場經過一段時間消化消息後,用家又會繼續出動入市,交投會回復穩定。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可能提前加息的消息增加市場對買樓的憂慮,預料市場會出現兩個現象,短期內業主會加快減價賣樓,成交量或會增加,但這一輪減價盤被消化後,則要視乎業主的減幅有沒有擴大,否則樓市又會陷入膠着狀態。因為最近各項因素影響,他亦調整年初對樓市的預測,預料將由5至10%擴闊至15%。
布少明續說,相信中小型單位的跌幅會更大,可能跌逾15%,而最近不少二手屋苑的的成交價相比高峰亦已下調約10%,令市場承接力增加;豪宅則因為業主持貨能力較強,跌幅預料約10%。
新盤二手輪流減
事實上,今年樓市生態明顯有較大變化,新盤定價更加克制,甚至每每以低過二手價來開售,並與二手形成「輪流減」的循環。二手市場最近亦屢現減價,甚至湧現蝕讓成交,反映部分買家對後市不樂觀,或本身財政困難,故寧願止蝕離場,亦不願等後市回升,似乎亦是樓價下滑的「先兆」。
根據資料,市場去年上半年只錄得零星的蝕讓個案,但下半年蝕讓盤逐漸增多,新盤尤其成為「重災區」,以上水天巒為例,過去1年成交的10多宗全數蝕讓(部分為明賺暗蝕),蝕得最多的個案為一幢琉森大道單號屋,去年8月以6,000萬元易手,洋房實用面積2,798方呎,呎價21,444元,賬面勁蝕648萬元。
有用
放盤分類 | 費用 | 廣告有效期 |
---|---|---|
售盤 | ||
普通樓盤 一般放盤 | 港幣:1000 (或使用 屋幣:1000) | 有效:90日 |
黃金置頂盤 比置頂盤優先排序 曝光增加兩倍至三倍 | 港幣:3000 (或使用 屋幣:3000) | 有效:60日 |
租盤 | ||
普通樓盤 一般放盤 | 港幣:1000 (或使用 屋幣:1000) | 有效:80日 |
黃金置頂盤 比置頂盤優先排序 曝光增加兩倍至三倍 | 港幣:3000 (或使用 屋幣: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