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賣地收入銳減  半年僅達全年目標11.8%

文匯報  2023-09-29  452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就財爺對樓市「減辣」轉口風,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昨指出,上半財年賣地收入只得70億元,比全年預測850億元相差太遠,即使加上私人修訂地契項目的27億元,也只佔全年預測的11.8%,現時政府要達成賣地收入目標有相當難度。

增流動性帶動庫房收入

他又認為,即使政府「減辣」也未必能直接提高賣地單價,但必定有助發展商賣樓套現,然後有動力把資金拿去投地,最後才是提高地價,須完成這三部曲才有效增加庫房收入。他建議政府應先撤銷SSD,因很多業主在近年買樓,樓價下跌使他們想賣樓套現,此舉有助增加物業流動性,也能增加相關印花稅收入。另一方法就是調整稅率,如減低首置人士的印花稅,或者為換樓人士提供寬限,毋須一次過繳付15%從價印花稅等。

張翹楚亦相信,政府減辣不是單純因為樓價下跌,亦會考慮樓市下行風險。美國如持續加息,本港銀行自然就有再加息的壓力,會進一步壓抑投資需求,固定資產價值也會受壓,加上需求減少,此時政府就會思考樓價還有多少下跌空間,從而制定減辣或調整辣招稅。

「減辣」需做好「公關」管理

他續稱,政府如想「減辣」,市場會出現兩種看法,一是政府希望減低置業成本,二是政府對樓市悲觀。他認為政府事先應做好市場管理,將悲觀情緒壓至最低,否則會形成「公關問題」。

另一方面,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分析指,政府對撤辣稍為放軟態度,估計因政府依賴的印花稅及賣地收入未如理想,須維持庫房收入所致。他預計,政府不會全面撤辣,並會輕微下調買家印花稅稅率,同時取消額外印花稅;又預計即使減辣亦對經濟影響不大,因本港正面臨息口環境、人才及資金流失的情況,認為現為合適減辣時機。

過去五個財年賣地收入

2022/23年度 711億元

2021/22年度 1,430.44億元

2020/21年度 887.13億元

2019/20年度 1,417.28億元

2018/19年度 1,168.61億元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