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置業錦囊:商廈買賣憶英資

文匯報  2016-09-26  #講談樓市

國森地產集團董事 許畯森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長和副主席李澤鉅曾經表明,除長江中心外,沒有任何物業是不能賣的,結果不出幾天後,市場就傳出工銀以348億元洽購長江持有的中環中心75%業權。最近恒基剛落實以43.68億出售上環德輔道中188號金龍中心商廈,呎價約2.8萬元,連同早前光大控股以100億元向爪哇購入灣仔大新金融中心全幢,以及恒大地產去年底以125億元向華置購入旗下灣仔美國萬通大廈,就這一年多,港資企業大手沽出貴重物業。另一邊廂,承貨者則清一色為內地財團,到底是內地財團財大氣粗高價購入物業做了水魚,還是我們香港發展商看錯市沽錯貨?筆者對以上現象也未有答案,但看到這些成交卻令我想起一段往事。

置地政治壓力要錢不要貨

二次世界大戰前,當時英資在香港經營生意,他們在港九擁有大量土地物業,如怡和洋行,就擁有中環金融商廈及銅鑼灣大批土地;太古洋行則擁有鰂魚涌至西灣河的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及英皇道以南的土地儲備;黃埔船塢公司擁有紅磡黃埔船塢、香港仔船塢及附近大片土地;九龍倉則擁有尖沙咀海旁連片的貨櫃碼頭。而當時,怡和子公司置地則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

其後因政治壓力,怡和遷冊、然後逐步淡出香港,子公司置地亦跟隨母公司怡和在物業市場轉趨消極,並逐步把具標誌性的非核心物業出售。例如在1987年,置地將銅鑼灣皇室大廈和灣仔夏慇大厦兩幢寫字樓以23.8億元價格售予華人置業,又將價值13.5億元的一批土地儲備賣給新鴻基地產。在1988年,置地將半山區的地利根德閣豪宅出售給澳洲奔達集團,套現20多億元。於1990年,又將銅鑼灣世界貿易中心出售予新鴻基地產,作價17億元。1991年,置地又向新地出售4項商場物業,並向華人置業出售怡東商場、新港中心商場及海運大廈。到了1992年,置地更將建成不久的中區核心物業皇后大道中九號以38億元出售給中資財團。置地在幾年間已幾乎將中區以外物業全部售罄,套現金額超過130億元。

回到今天的香港,當我們回顧當時怡和及置地的策略,到底他們是對是錯?看看今天的香港,香港發展商又是否步當時怡和及置地後塵?有關答案,筆者相信讀書們心中會自有一番見解。宋代風水師賴布衣曾經尋穴至香港,並斷定香港是福地中之福地,是中國五大奇穴之一,此地必生金蛋。讀過怡和置地的往事後,你們又是否對香港物業繼續充滿信心?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