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工廈今年成交294億創新高

文匯報  2011-12-29  19 #講談樓市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一二手物業交投淡靜的同時,另一類物業卻「大放異彩」。最新統計發現,今年工業樓宇的買賣合約登記暫錄得293.94億元,創1996年有紀錄16年以來按年新高,較去年更高出10.7%,而今年錄得的登記宗數6,734宗,亦屬於歷年的第三高,反映政策市下,投資者將投資目標轉向工廈物業,造成今年工廈市況「逆市暢旺」的現象。

 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截至12月19日,2011年工業樓宇買賣合約登記暫錄得293.94億元,創1996年有紀錄16年以來按年新高,較2010年全年的265.57億元高出10.7%。而全年工業樓宇買賣登記暫錄得6,734宗,亦是1996年有紀錄16年以來第3高,僅低於2007年的7,424宗及2010年的7,037宗。

活化工廈政策續吸引投資

 業內人士指,政府近兩年頻頻向住宅市場施壓,推出連串打壓炒風的措施,相比之下工廈物業的投資限制較少;再加上外圍經濟不景,市場資金苦無出路下,不少投資者將目標轉向潛力不斷提升的工廈物業,致令工廈物業成為「資金避風塘」。

 再者,政府最近數年不斷鼓勵活化工廈,最新施政報告更放寬工廈活化的限制,以及延長政策3年,令工業樓宇的供應於未來一段時間內買少見少。在供應減少,而投資者加入炒賣的情況下,今年工廈市道變得逆市暢旺。

川匯大廈售4.75億最大宗

 按金額類型統計,今年200萬元至5,000萬元內,4個金額類型暫錄得的金額及宗數均已經超越去年數字。

 至於大額成交方面,今年5,000萬元以上類型暫錄得36.63億元及39宗,較去年的41.24億元及28宗分別低11.2%及高出39.3%。當中2011年最高金額的工業樓宇登記個案,包括筲箕灣川匯集團大廈全幢,成交價約4.75億元,以及粉嶺中匯貿易中心全幢,成交價約2.06億元。

觀塘地廠11年升值9倍

 分區統計方面,新界區在今年暫錄得132.38億元及4,044宗,已較2010年全年的101.35億元及3,835宗高出30.6%及5.4%。港島區則暫錄得38.91億元及461宗,較去年的27.06億元及529宗分別高出43.8%及低12.9%。九龍區在今年暫錄得122.66億元及2,229宗,較去年的137.16億元及2,673宗低10.6%及16.6%。

 此外,中原(工商舖)工商部營業董事李文光表示,觀塘勵業街9號同利工業大廈地廠新近獲承接,面積約11,000呎,涉及資金約7,800萬,平均呎價約7,090元。原業主從事五金鋼材行業,於2000年以約795萬購入上址自用,於11年間升值接近9倍。

 李氏表示,「起動九龍東」效應繼續升溫,區內前景不俗。根據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觀塘區地廠買賣成交宗數,由去年28宗,上升至今年35宗,上升25%;平均呎價則由去年4980元,上升至今年6167元,1年內升幅達23.8%,足以反映地廠價值持續向上。

免責聲明:凡註明 Squarefoot編輯部 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 7廣告有限公司 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讚同其觀點。文中所涉面積,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實用面積。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電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