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積比率改動牽連廣
規劃署於報告內指出,該幢地標式商廈無論單塔式或雙塔式都有其優點所在,而單塔式已為原來已核准的大綱圖所接受,故不反對恢復原來的單塔式建築。該署建議,若回復單塔式建築,「綜合發展區 (1)」的高度將由8倍增至10倍,高度由175米增至200米,意味城規會本周五審議後,「啟德門廊」可能消失,取而代之是一幢超級高廈。
而毗鄰的「綜合發展區(2)」(原來的雙塔式建築之一),地積比率則由8倍降至4.5倍,高限由175米降至40米。但規劃署強調,為彌補單塔式建築後失去的商業及辦公室樓面,該一帶的規模亦要相應作出更改,「綜合發展區(3)」的地積比率由4倍增至5倍,高限由70米增至80米。「商業(6)」地帶內的地積比率將由5倍增至6倍,高度由80米增至100米。
除「啟德門廊」可能變動外,規劃署對於其他意見均不支持。據了解,是次修訂啟德地塊的規劃,主要配合龍津橋保育,將附近用地改變用途,並且優化項目發展,例如修訂啟德坊佈局、優化道路交匯處等,優化後將因而增加26.26萬呎住用面積,增加單位數量1,200個,入住人口預計可由86,000增至89,800人。
此外,非住用面積包括寫字樓、零售及酒店部分,亦增加97.84萬呎(若維持雙塔式建築),政府用地增加1.8公頃,休憩用地及其他指定用途(與藝術及演藝有關的用途)的部分則減少0.68公頃。
中心住宅發展或增
啟德發展區以北龍津橋一帶,將以行人隧道從保育長廊穿越太子道東,以連接九龍寨城公園等區內文化遺產,並刪除一段跨越太子道東已規劃的高架人橋。龍津橋部分則設計為保育長廊,劃作「休憩用地」,保育長廊旁邊的三塊發展用地將劃為「綜合發展區」3、4、5,以確保保育長廊在設計和佈局上相互協調,旁邊一幅商業用地改為演藝用途。
由於設置龍津石橋保育長廊,長廊附近的住宅用地減少,該署建議調整兩幅劃作混合用途的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率,其中住用地積比增加1至1.75倍,非住用則減少1至1.75倍,以保持啟德城中心的住宅發展規模。
有用
放盤分類 | 費用 | 廣告有效期 |
---|---|---|
售盤 | ||
普通樓盤 一般放盤 | 港幣:1000 (或使用 屋幣:1000) | 有效:90日 |
黃金置頂盤 比置頂盤優先排序 曝光增加兩倍至三倍 | 港幣:3000 (或使用 屋幣:3000) | 有效:60日 |
租盤 | ||
普通樓盤 一般放盤 | 港幣:1000 (或使用 屋幣:1000) | 有效:80日 |
黃金置頂盤 比置頂盤優先排序 曝光增加兩倍至三倍 | 港幣:3000 (或使用 屋幣:3000) | 有效:6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