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马场大球场建地下城 湾仔区10地入选 最快年底先导研究

文汇报  2014-02-06  17 #讲谈楼市
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颜伦乐) 香港市区发展稠密,发展空间有限,特首上月于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地下空间。最新政府文件披露,政府已于金钟/湾仔、铜锣湾、跑马地分别物色到10幅土地发展「地下城」,包括维园、香港大球场、修顿球场、马场等多个地点,有区议员指,发展地下空间或有助分流人群,但前提要做好交通及基建配套,又希望政府尽快交代地下空间的具体用途。 政府将就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展开一项先导研究,地点包括金钟/湾仔、铜锣湾、跑马地及尖沙咀西。规划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一份文件中透露,政府已经于湾仔区一带,物色到10幅可发展地下空间的土地,将谘询区议会意见,当中最瞩目的位置,包括面积最大的维园,以及跑马地马场、湾仔运动场、修顿球场、香港大球场等,大部分属于政府土地。 腾出地面用地改善环境 文件指出,传统商业区发展已相当稠密,可供新发展的土地有限,同时亦面对交通挤塞、缺乏公共空间和路边设施等问题,发展地下空间可优化市区内的连接及改善区内环境,并且地下空间亦可容纳新设施或迁置一些现有地面设施,腾出地面土地可改作其他用途。 事实上,是次研究拣选10幅位于湾仔区土地,不少均属占地广阔的公园或休憩用地,并位处现时或未来的港铁沿线,即使部分地点与铁路站有距离,文件亦建议兴建行人隧道相连,提高与交通基建的连接性。 区议员吁先研基建分流 政府表示,整项先导研究如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目标希望在2014年年底前展开,预期2017年年初可完成。业内预计,连同工程相信2020年后才会见到这些地区地下空间的发展雏型。 轩尼诗区区议员郑其建表示,虽然发展地下空间表面上会增加人流负荷,但若交通或其他配套设施做得好,亦可以解决现时铜锣湾商业核心区人流挤迫的问题,起分流作用。他又指,地下空间的不同用途,如停车场、商场、运动场等,对于交通及基建负荷等都有不同要求,现时政府只是初步的策略性研究,希望政府尽快交代地下空间的用途,令市民有讨论的方向。 美联:建造复杂性不大 美联旺铺董事卢展豪表示,发展地下空间在外国相当普遍,并已达到成熟阶段,如加拿大多伦多「Path」、日本大阪地下商店街及台湾台北地下街等,预期在香港的可行性亦相当大。 另外,近年不少国际大型连锁店抢占本地市场,以致核心商业区商铺空置率跌至低位,卢氏认为,建造地下商城的复杂性不大,综合各地的经验,餐饮及生活百货等零售商户将会是地下商城的主要租户。 他又指,这类地下商城亦加强区与区之间的连接,冀可产生协同效应,配合交通及完善的地下网络,料可为旅客提供全新旅游点,提升香港吸引力。同时,地下商城落成将有利区内的商户变得多样化,不同消费能力的客户群被吸引到相关区域,直接增加区内人流;地铺亦会因人流增加而升值,商铺的指标价格料稳步上升。
免责声明:凡注明 Squarefoot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7广告有限公司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