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组合拳10招 增短中期供应

文汇报  2013-01-17  10 #讲谈楼市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颜伦乐)面对土地供应长期不足窘境,特首梁振英决定用「全民觅地、分秒必争、寸土必争」,及移山填海的气概,筹划未来10年增加44.58万伙公私营房屋供应,其中公屋占逾24.5万伙。施政报告昨公布将透过「十招」为未来短中期的住屋需求「铺路」,包括改划政府用途土地、绿化地带、放宽限制等等,料可为市场释放至少300公顷住宅用地,提供逾12.87万个单位;长远则发展新界东北、洪水桥及填海建人工岛造地。

土地供应作于房屋政策实施的「基础」,梁振英于施政报告中用了颇大的篇幅来阐述日后供应的来源,将透过10项措施来释放土地潜力,短中期可提供作房屋用途的土地已超过300公顷,预计可供兴建的单位数目是12.87万个。业内人士指,虽然十项措施中不少都已经在实施,但也从侧面告诉市场政府对增加土地供应的决心,并有把握至2020年,能够维持土地供应稳定。

未来8年可稳定土地供应

 「十招」措施,包括将「政府、机构或社区」(GIC)、「绿化地带」、工业用地三类地皮改划土地建屋,其中36幅合共27公顷的GIC及其他政府用地,预计可兴建约11,900个住宅单位,10幅已经划为或正进行城规程序改划作住宅用途,其馀26幅预计可于2016年完成。梁振英指,这些工作需要相关地区人士的支持,并已取得一定进展,会继续做好谘询区议会的工作。

 梁振英在之后的记者会上,展示一幅地图,点出在施政报告内提及的一些短、中、长期土地供应的位置,以示决心。其中地图粉红色位置为潜在长期土地供应,包括新界东北新发展区及洪水桥新发展区等,而蓝圈是可以考虑的填海选址,包括大屿山北、屯门龙鼓滩等。他说,「有一个说法指我们现在要全民觅地,我们要寸土必争、分秒必争,确实我们现在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们亦应该这样做,我们全民觅地、分秒必争、寸土必争去做。」

储备量将超过目前需要

 他表示,在增加单位供应上,新一届政府上场之后,做了不少工作,他自己也主持了两个地政部门和地产商开会的会议,检视如何通过双方的努力,可以加快预售楼花向社会供应。由7月到12月,已经批了7,885个预售楼花的单位申请,再加上之前的12,009个单位,手上有的和过去半年已经批的总数是19,894个,差不多20,000个,比过去5年每年的平均数字多一倍。未来5年的公私营住宅单位总供应量,明显比过去5年为多。

 特首又指,在长远方面,政府更是不遗馀力,全方位以多种方式和措施增加土地供应:包括推展一系列新发展区项目、在尽量减少对环境和海洋生态影响的大前提下,积极研究于维港以外填海、并逐步建立土地储备,使日后能更及时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土地需要。「这是我们政策上一个大的突破,意思是我们不是为了眼前和短期需要开发土地,亦不是一开发了土地之后便推出市面,而是我们会有一个储备的机制,而且储备里面的储备量是会超过目前的需要。」

免责声明:凡注明 Squarefoot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7广告有限公司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