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小岛周边逐样睇

文汇报  2017-04-03  467 #搵楼懒人包

海怡前身为发电厂

海怡半岛由长和系财团发展,提供逾9,800伙规模,位列本港十大指标屋苑之一。屋苑多幢大厦临海而筑,不少单位可享海景,其「钻石厅」画则亦闻名于市场。去年底录得3,410万元成交,成为「蓝筹楼王」,贵绝十大屋苑。

屋苑地盘前身为港灯旗下鸭脷洲发电厂,自1968年起投产。后来随着岛上发展,公屋鸭脷洲邨及利东邨于上世纪80年代相继入伙,厂址与民居愈来愈近。后来和记黄埔收购港灯后,将发电厂用地发展为如今的大型住宅项目,发电厂则迁往南丫岛,继续为港岛及南丫岛供应电力的重任。

居民密度全球次高

国际上名不经传的鸭脷洲,却有着「世界级」的纪录,她是全球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岛屿。若只计及面积逾0.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则是世界称冠。现今鸭脷洲整个岛的面积约1.3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岛上人口逾8.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逾6.6万人,仅次于哥伦比亚的圣克鲁斯岛(Santa Cruz Del Islote)。后者面积仅0.012平方公里,岛上却居住了1,200人,折算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逾10万人。

居住人口日趋稠密,对外交通问题一直为岛上居民所关注。直至去年年底南港岛线通车前,上世纪80年代落成的鸭脷洲大桥一直为区内居民所倚赖。早前标出的利南道前驾驶学院地皮,在改划为住宅用地前亦受到区内不少居民反对,担心进一步加重岛上的交通负荷。

70年代登国际银幕

上世纪中后期,香港电影业起飞,东方之珠的风光藉港产片向外国展现,鸭脷洲岛一度登上国际银幕。说的是1973年上映,由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龙主演的《龙争虎斗》,亦是李氏生前最后一部完整作品。

故事讲述石坚饰演的歹角,坐拥以鸭脷洲为背景的小岛,以武术比赛名义招揽各方高手。多名主角雇用船家乘坐舢板登岛,沿路画面展示香港仔海峡两岸景致,避风塘渔船密密麻麻排列,尚未开发为私人楼宇及公屋的玉桂山一览无遗,位于西端的鸭脷洲发电厂烟囱亦清晰可见。相隔40多年,岛上住宅已发展得人烟稠密,拔地而起的住宅已一一遮挡了山脊线。

考车零灯位难度低

去年利南道地皮改划作住宅用途后,原先租用该地皮的驾驶学校亦随即迁往毗邻地盘继续营运。对于驾驶人士来说,该考场被形容为全港最易考的路线之一,考试路线主要围绕区内的工厦,然后折返驾驶学校,沿路零灯位,鲜有私家车及交通工具前往。不过间中有货车上落货,亦不乏重型车辆出入,成为考生出入路口稍要留神之处。另有意见认为,路试「太安全」会令考生缺乏路面实战经验,诸如路人冲灯、「搵食车」切线、斜路起步等环境,乃鸭脷洲试场所乏,P牌仔日后「上路」未必懂得如何招架。

免责声明:凡注明 Squarefoot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 7广告有限公司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Squarefoot 赞同其观点。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实用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Whatsapp

以电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