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陳東岳倡增九龍城地積比

Squarefoot Editor  2013-11-12  8 #Property Hit News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本港工商、酒店及其他非經濟用地也出現土地供應不足問題,過去兩年每年只供應3幅,較高峰期回落75%。行政長官梁振英昨表明要多管齊下增加供應,資深測量師陳東岳獻計稱,九龍城一帶過去一直因為前身啟德機場的問題而壓低地積比率及高度等,現在既然已有新機場,這區地的地積比率應可進行適度的放寬。

酒店地不足 制約旅遊業

 翻查資料,2011/12年度,政府推出約12幅商業或酒店地,但最近兩個年度數量明顯銳減,兩年合共只得6幅用地,其中本年度暫時只賣出3幅,較高峰期回落75%。由於供應少,商用地每次推出都幾乎「爭崩頭」。最近賣出的美利大廈酒店地、九龍灣宏照道商業地,就分別接18及17份標書,最後通通高價獲承接,反映市場需求殷切。

 資深測量師陳東岳表示,本港商用土地的不足,最明顯見於酒店的供應上,由於酒店房間數量不足以應付龐大旅客需求,已對旅遊業發展造成影響,尤其長假期房間租金動輒「海鮮價」,影響本港國際形象。他認為,政府可考慮為酒店業提供誘因,提如提高酒店的地積比率,以提高財團發展、重建或改裝酒店的興趣。

北區建商業城 零售分流

 另外,他亦提到啟德舊機場周邊的九龍城、紅磡一帶,過去的地積比率都因機場關係而相對較低,然而,舊機場1998年搬遷後,至今15年卻一直未有提高該區的地積比率,認為該區日後即將有鐵路貫通,配合發展的新趨勢,政府應該考慮適度提高發展密度,釋放土地潛力。

 至於本港零售區過分集中,造成商舖租金高昂,但零售區則欠缺特色活力,甚至推高物價,最終轉嫁到市民身上。陳東岳認為可於新界北的新市鎮興建「商業城」作分流,但亦明白要成立一個新的核心有一定困難,而且政府於開發新發展區亦遇到一定困難。

 事實上,政府亦關注到商業用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最近亦提出新方案,例如放寬活化工廈的限制,包括補償拆卸損失樓面面積,以及放寬工廈外牆不能向外加建的限制,希望藉此為市場提供更多改裝工廈的誘因等。

 手持多幢工廈的金寶國際董事長李秀恆最近於專欄中對放寬限制表示支持,他指出,前者可大大增加工廈活化後的樓面實用率,後者則對美化樓宇外形十分重要。他認為,活化工廈政策推出3年多以來,反應一直欠理想,相信部分原因是與當局不准工廈「修身增高」有關,令不少業主失去改建興趣。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Squarefoot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7 Advertising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Squarefoot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