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長策會研助年輕家庭置業

Squarefoot Editor  2013-01-10  14 #Property Hit News
 香港文匯報訊  據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最新文件顯示,房委會正研究年代公共屋邨的長遠重建潛力,冀發掘更多重建機會和遷置資源,盡量減少因重建而影響公屋輪候冊申請者。同時,特區政府已鎖定2個組群為急需協助的目標,第一批是25歲至39歲、已婚但未買樓年輕人,第二類是公屋輪候冊上35歲以上單身人士。

 長策會今日會舉行會議,討論公屋輪候的問題。長策會討論文件指,越來越多人申請公屋,香港公屋輪候個案已突破20萬宗,令房委會訂的3年上樓目標愈來愈難達到,過萬戶輪候家庭等了3年至4年,超過3,000戶更等了4年至5年。不過,當局每年興建1.5萬個公屋單位不是硬指標,倘能找到足夠土地會進一步增加建屋量,以維持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3年的目標。

助35歲以上單身人士上樓

 文件又提出其中一個增加可編配公屋單位的方法,是收回更多空置或被濫用的單位:房委會在全港仍有9,000個公屋空置單位,如位置偏僻的大澳龍田邨空置達率就3成,天水圍天恩邨也有百多個單身人士單位空置。

 長策會今日並會討論及鎖定25歲至39歲、已婚但未買樓年輕人,及公屋輪候冊上35歲以上單身人士為急需協助的對象。委員會文件引述統計處數字指,過去有7成至8成人都在39歲前首次置業,而這些年輕住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雖由1996年的1.6萬元增至2011年的逾2.1萬元,升幅近34%,較同期全港整體住戶月入中位數的17%升幅高出1倍,但就明顯跑輸給樓價升幅的56%。同時,35歲以上輪候公屋的單身人士只有7%有專上教育程度,向上流動機會有限,可能要通過改善上樓計分制,幫他們解決長遠住屋問題。

 長策會成員蔡涯棉昨日在接受傳媒訪問時認同應先幫助該2個群組,指社會過去較少關注中產小家庭,但認為既然他們已超出公屋申請資格,又難以負擔買私樓,故建議當局繼續增建居屋,且在2年至3年後,當樓宇供應較穩定時提供置業貸款。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Squarefoot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7 Advertising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Squarefoot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