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環團聲言反對到底

Squarefoot Editor  2014-08-04  129 #Property Hit News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政府分別於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間,及今年3月至5月間,就前南丫石礦場可行性研究,進行兩階段社區參與活動,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於環保團體。有環保團體指在南丫島發現超過100種鳥類和超過40種蝴蝶,附近更有綠海龜的繁殖地和瀕危物種盧文氏樹蛙棲息地,擔心發展對牠們有很大影響;亦有團體批評,當局只集中研究前南丫石礦場,忽略了發展對整個南丫島環境的影響,聲言要「反對到底」。

憂影響瀕危樹蛙 倡生態公園吸客

生態自然及教育中心環境事務主任陳錦偉擔心發展對生態帶來影響。他解釋,前石礦場與深灣綠海龜產卵地非常接近,如突然增加5,000人居住,所產生的人造光害會嚴重干擾海上綠海龜辨認陸地的能力,導致綠海龜找不到陸地產卵,而且石礦場旁就是索罟灣,有香港獨有物種盧文氏樹蛙出沒紀錄,人口增加無論如何也會增加環境壓力,肯定構成嚴重影響。

他又認為,若現時的生態環境被受破壞,將會令南丫島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他指,教育中心曾於本年4月份進行簽名活動,發現絕大部分中外遊客包括港人都不贊成規劃署的發展計劃。對於如何在發展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陳錦偉指不是完成反對任何發展,又建議將石礦場發展成一生態主題公園,模式可以參考英國非常成功的Eden Project(伊甸園計劃),一方面可以保育南丫島自然環境、另一方面遊客及港人可以有一以環保生態做主題的新景點,當地居民包括海鮮酒家或餐廳也一樣歡迎增加的遊客,達到三贏局面。

「南丫南關注組」則表示,前南丫石礦場擬增加5,000人口,是全南丫島目前人口的約一倍;更是南丫島南原有人口的10倍之多,認為當局只集中研究前南丫石礦場,忽略了發展對整個南丫島環境的影響。

土木署:減少干擾自然環境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承認,曾在石礦場以外的水泥儲存倉附近發現盧文氏樹蛙,但重申根據現有資料及實地調查結果,石礦場本身的生態價值已被確立為低。發言人指,當局在擬備建議發展大綱草圖時,已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如把發展主要集中在由前石礦場復修後平整的土地,以及建議約四成的面積作綠化用途,以配合及提升其鄉郊環境;當局亦已經就工程對生態可能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影響進行評估。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Squarefoot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7 Advertising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Squarefoot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