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政府增加供應 住宅每六戶有一車位

Squarefoot Editor  2017-11-19  #Property Hit News

家車數目的增長速度,以減少交通擠塞,但本港車輛數目不斷上升,泊車位短缺近年越趨嚴重,令車位租售價格飆升。政府於今年5月提出紓緩措施,包括透過用盡規劃標準,增加住宅發展項目車位供應,並研究開放多些政府大樓停車場,讓公眾在非辦公時段使用。

運輸署數字顯示,全港登記車輛近十年累增49% ,由約40萬輛急增至現時約60萬輛,但同期泊車位增幅不足一成,至今有約66萬個。政府紓緩措施的其中兩招,是由住宅項目入手。現時規劃標準規定,住宅項目每六至九戶提供一個車位,運輸署稱將在車位不足地區盡量採用標準上限,即每六戶提供一個車位。

建地下停車場豁免入樓面

屋宇署於3月已修訂指引,私人發展項目地下公眾停車場只要符合條件,可全數豁免計入樓面面積。運輸署稱會根據新指引,要求發展商提供一定數量公眾泊車位。至於住宅區以外,當局只提出研究在非辦公時段開放更多政府辦公大樓停車場,讓公眾車輛停泊;以及考慮在日後落實興建的商用車輛多層公眾停車場中加入私家車泊車位的可行性。

除了私家車,商用車輛泊位亦不足,政府打算將部分路邊私家車咪錶位或上落貨區,夜間讓貨車或旅遊巴停泊,預計可提供300個車位,其中80個已經投入服務。

十五年來四度調低車位比例

事實上,面對車位不足,政府一方面稱主要透過私人發展商及房委會在項目提供泊車位,但其實過去十五年政府曾四次大幅調低屋苑的車位比例,包括2003年將私人屋苑單位平均面積列入車位配置的考慮項目、2006年改為逐個單位面積計算以減少納米樓配置車位數目、2009年將公屋的私家車及輕型貨車的車位指標調低一半,及於2014年將一千呎以下單位配置車位數目再大幅調低,同期亦將鄰近港鐵車站的住宅車位數目減10%,令新落成樓盤配置的車位大幅減少。

以近期屯門站上蓋瓏門一個單號車位以220萬元售出,創出屯門車位新高價為例,瓏門兩期合共提供1,991伙,但整個屋苑的住宅車位總數只有213伙,即每9.3伙爭一個車位。鄰近旺角東站的麥花臣匯更誇張 ,全盤共有293伙,只有5個住宅車位,即要60戶爭一個車位,難怪不少車位價已升至與一個納米樓住宅單位價看齊。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Squarefoot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7 Advertising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Squarefoot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