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小島周邊逐樣睇

Squarefoot Editor  2017-04-03  467 #Tips For Transaction

海怡前身為發電廠

海怡半島由長和系財團發展,提供逾9,800伙規模,位列本港十大指標屋苑之一。屋苑多幢大廈臨海而築,不少單位可享海景,其「鑽石廳」畫則亦聞名於市場。去年底錄得3,410萬元成交,成為「藍籌樓王」,貴絕十大屋苑。

屋苑地盤前身為港燈旗下鴨脷洲發電廠,自1968年起投產。後來隨着島上發展,公屋鴨脷洲邨及利東邨於上世紀80年代相繼入伙,廠址與民居愈來愈近。後來和記黃埔收購港燈後,將發電廠用地發展為如今的大型住宅項目,發電廠則遷往南丫島,繼續為港島及南丫島供應電力的重任。

居民密度全球次高

國際上名不經傳的鴨脷洲,卻有着「世界級」的紀錄,她是全球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若只計及面積逾0.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嶼,則是世界稱冠。現今鴨脷洲整個島的面積約1.3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島上人口逾8.6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逾6.6萬人,僅次於哥倫比亞的聖克魯斯島(Santa Cruz Del Islote)。後者面積僅0.012平方公里,島上卻居住了1,200人,折算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逾10萬人。

居住人口日趨稠密,對外交通問題一直為島上居民所關注。直至去年年底南港島線通車前,上世紀80年代落成的鴨脷洲大橋一直為區內居民所倚賴。早前標出的利南道前駕駛學院地皮,在改劃為住宅用地前亦受到區內不少居民反對,擔心進一步加重島上的交通負荷。

70年代登國際銀幕

上世紀中後期,香港電影業起飛,東方之珠的風光藉港產片向外國展現,鴨脷洲島一度登上國際銀幕。說的是1973年上映,由已故武打巨星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亦是李氏生前最後一部完整作品。

故事講述石堅飾演的歹角,坐擁以鴨脷洲為背景的小島,以武術比賽名義招攬各方高手。多名主角僱用船家乘坐舢板登島,沿路畫面展示香港仔海峽兩岸景致,避風塘漁船密密麻麻排列,尚未開發為私人樓宇及公屋的玉桂山一覽無遺,位於西端的鴨脷洲發電廠煙囪亦清晰可見。相隔40多年,島上住宅已發展得人煙稠密,拔地而起的住宅已一一遮擋了山脊線。

考車零燈位難度低

去年利南道地皮改劃作住宅用途後,原先租用該地皮的駕駛學校亦隨即遷往毗鄰地盤繼續營運。對於駕駛人士來說,該考場被形容為全港最易考的路線之一,考試路線主要圍繞區內的工廈,然後折返駕駛學校,沿路零燈位,鮮有私家車及交通工具前往。不過間中有貨車上落貨,亦不乏重型車輛出入,成為考生出入路口稍要留神之處。另有意見認為,路試「太安全」會令考生缺乏路面實戰經驗,諸如路人衝燈、「搵食車」切線、斜路起步等環境,乃鴨脷洲試場所乏,P牌仔日後「上路」未必懂得如何招架。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Squarefoot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7 Advertising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Squarefoot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