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arefoot 5平方 Logo

六十載公營房屋 首置盤寫新一頁

Squarefoot Editor  2017-09-15  #Property Hit News

在近年公居屋供應需時,私樓價格幾乎有上無落之際,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提出「港人首置上車盤」措施,讓一眾「無殼蝸牛」充滿期待。事實上,本港公營房屋發展逾60年,至今已建立相對健全的房屋保障制度,一度讓其他地區政府仿效。今期「置業安居」回顧本港公營房屋發展進程,盤點各項措施成效,從而前瞻「首置上車盤」在熾熱樓市下如何達至惠民。 ■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2016年推綠置居計劃

2015年施政報告建議選出合適的在建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予綠表申請者,定價較居屋單位低廉。首個亦是迄今唯一的「綠置居」項目為新蒲崗景泰苑,於2016年年底發售,呎價平均5,658元,入場價低見94萬元。

2013年「白居二」助流轉

2011年復建居屋之後,新建居屋落成需時,為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訴求,房委會於2013年推出有5,000個名額的「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臨時計劃,把居二市場擴展至白表買家;到2015年再加推2,500個「白居二」名額。由於新購買力注入,居屋綠表價被搶高,各區居屋連環創出新高價成交。回顧兩期「白居二」合計約有4,200人行使購買資格證明書,使用率達六成。

「白居二」入息資產限額

家庭人數 月入上限(元)* 總資產上限(元)

1     24,000(25,250) 800,000

>=2    48,000(50,500) 1,600,000

*括弧內為計入強積金之相等入息限額

註:2015年修訂版申請資格

2001年擱置居屋發售

回歸後香港先後經歷1997年金融風暴,以及2003年沙士疫症打擊,樓價一瀉如注。政府為穩定樓價,2001年房委會通過停售「居屋計劃」及「私人參建計劃」單位長達10個月;翌年當局更宣佈無限期擱置居屋計劃。及至2011年,當局才宣佈復建居屋。

1997年設立居二市場

房委會於1997年6月設立「居屋第二市場」,讓公屋住戶及綠表客選購二手居屋單位,務求增加居屋流轉量,以滿足社會對資助自置居所的需求;並為公屋戶及綠表客提供多一個置業途徑,並促進公屋單位流轉。

認購未補價居屋資格

■公屋、中轉屋認可居民;

■綠表資格人士;

■長者租金津貼計劃人士;

■持有由房屋署發出保證書的屋宇事務助理。

1976年居屋計劃推出

1976年「居者有其屋計劃」推出,1978年發售首批居屋,分別是葵涌悅麗苑、觀塘順緻苑、柴灣山翠苑、何文田俊民苑、香港仔漁暉苑及沙田穗禾苑。1979年首個居屋屋苑順緻苑落成入伙。

Disclaimer: All wordings and pictures which indicated Squarefoot editor are the copyright of 7 Advertising LIMITED. Acknowledgement is required if other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advice and it does not mean that Squarefoot agreed the points. The area which show in the article is salable area if there is no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ictures is for reference also.

Share by Facebook

Share by Whatsapp

Share by email